如约的视线停留在灵露饮上,所谓的灵露饮,是用粳米、糯米、老小米入甑锅提炼,取其凝结的露水做成的。虽然不如米汤浓稠,但也绝不像清水一样透彻。如果能在里头下药,那该多好,简单省事,不必大动干戈。然而御前的那些人不是吃素的,绝不会让没有验过毒的吃食出现在皇帝的御桌上。这条路走不通,唯剩一条,就是以命相搏。

金娘娘哪里知道她的心思,小心翼翼把食盒的盖子盖回去,切切叮嘱她:“替我好好渲染渲染,就说我茶不思饭不想,就快活不下去了,请万岁爷可怜我,过永寿宫来瞧瞧我。”

如约说是,偏头朝铜镜望了一眼。镜子里倒映出自己的侧影,交了二月二十,宫女的圆领袍乌纱帽换成了上襦下裙。襦裙有一宗好处,须得配(髟+狄)髻。(髟+狄)髻上插头面首饰,虽不如妃嫔们华贵,但也是顶簪、挑心,一样不缺。

轻舒一口气,她敛起神,向金娘娘褔了福,“娘娘放心,奴婢纵是不能在万岁爷跟前说上话,也会想办法攀交御前的掌事,请他们代为替娘娘说情。”

金娘娘大力地夸赞了她两句,“果真你是最靠得住的,不像她们,嘴上好听,办事不牢靠。”边说边轻轻推了她一下,“你且去,好生把事办妥了,我亏待不了你。”

如约抿唇笑了笑,也不多言,挽着食盒往永寿门上去了。

人渐渐走远,金娘娘站在廊下看着,咬住了唇。

边上的尚仪嬷嬷问:“娘娘打发她过去,是瞧她长得好,有意让她在皇上跟前露脸吧?”

金娘娘怅然说:“可不是。我如今这处境,只有想些歪斜的办法了。万一皇上看中她,不得往永寿宫多跑几趟吗,总不好立时临幸,立时就晋位分。我待她也算不薄,要是她能出头,总会念我一点儿好。不像其余几宫的人,见了我,个个乌眼鸡似的。”

所以人人都有算计,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。也说不清到底谁是螳螂,谁是黄雀了。

那厢如约提着食盒到了遵义门上,问守门的小太监,皇上在不在殿里。

那小太监至多不过十三四岁光景,见惯了大场面,也学了拿大的做派,把眼儿一翻,“你是哪个宫的?奉了谁的令儿来见皇上?”

如约忙自报了家门,小太监看人下菜碟,耷拉下眼皮道

章节目录